PBL 实录:当花生种植遇上科学探索:泥土中的生命课堂与成长启示

2025-06-13 17:54:00


从课堂到田间

一场自发的科学探索之旅

当种植园的晨雾尚未散尽,今年PBL 的生物课项目已如破土而出的花生嫩芽,迸发出蓬勃的创新生机。不同于去年单一课题,今年每个学生都带着独特的研究视角切入:有人探究 "种植深度对花生产量的影响",有人对比 "农肥与化肥的效果差异",还有人关注 "浇水频率的调控作用"。这片田间课堂,因学生们的思维火花,化作了活力四射的科学实验场。

经过三节对花生生长特性的深度学习课,学生们系统梳理了花生的生长周期、土壤需求等基础知识。当一颗颗花生种子被郑重埋入土壤,一场跨越生命观察与科学探究的奇妙旅程,正缓缓拉开帷幕。


1751002380342487.png


PBL 教学内核

在实践中建构知识体系

本次 PBL 教学的核心,在于让学生体验 "科学探究的完整闭环":

选题自主性

从 "种植深浅" 到 "水肥管理",每个课题都源自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与追问

变量控制术

在真实农田环境中,学生学会了如何设置对照组(如实验组施农肥 / 对照组不施肥)、控制无关变量(同步浇水、统一除草)

生命教育渗透

当看到亲手播下的种子从破土到开花,再到 "花落后扎入土中结果" 的神奇过程,学生们真正触摸到生命生长的节律


1751003170526301.jpg



生物老师还特别提到:"我们不急于看到实验结果,更重视学生在种植过程中展现的科学思维。"


田间课堂的成长

在泥土中学会科学与严谨

在 5 月的骄阳下,同学们的铁锹插入松软泥土,翻耕时与土壤摩擦,发出细碎的沙沙声,大家操作中的小插曲成了最鲜活的教材:当他们举着标尺逐棵校准播种深度时,当在植株旁插上 "农肥组" 和 "对照组" 的标签时,他们懂得,种植学问藏在每一寸土地的精确里 。


1751003478320135.png


翻开学生们的记录册,每一项数据记得清清楚楚,这堂长在泥土里的课,教会他们的不只是植物怎么生长,更是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科学细节。


1751003544315185.png


未完待续的生命实验

从种植到思考的延伸

目前实验刚完成种植阶段,接下来的 90 天里,学生们将持续记录:生长数据、管理操作、最终产量。但比数据更珍贵的,是学生们在过程中建立的 "科学思维模式"。


1751004364712370.jpg


PBL 的教育价值

让知识在泥土中生根

本次种植项目,正是 AP 生物课 "做中学" 理念的生动实践:

跨学科融合

涉及生物学(植物生长)、数学(数据统计)、工程学(垄作设计)

核心素养培养

批判性思维(分析变量)、责任意识(持续照料)、合作能力(分组实验)


1751004535900496.jpg


当秋风拂过农田,等待学生们的不仅是饱满的花生荚,更是一段用双手丈量科学、以心灵感知生命的成长历程。这堂在泥土中展开的 PBL 课,正在书写着比任何教科书都更生动的教育篇章。


1751004709394733.jpg